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件事,来信询问的学生、记者大概不少,在此,以与南方都市报的谈话记录做一个回复。贾君鹏事件,大概可以从三个角度提供解释模式。

一是微观视角。贾君鹏事件出现在百度魔兽贴吧,由于《魔兽世界》一直因审核迟滞而停服月余,上百万的WOW玩家普遍处于焦虑状态,这种焦虑状态又可分为无聊、期待、愤怒等不同的情绪类型,当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这么一个水帖出现时,尽管帖子内容无聊、几乎毫无信息含量,但经过最初的一批吧友嘲弄顶贴后,很快应者云集:无聊者看见无聊、期待者看见期待、愤怒者看见愤怒。于是对贾君鹏帖子的关注,很快转换为仪式化的行为艺术和话语狂欢。我以为,该事件的本质,始于一种网络上的审丑娱乐,而终于发展成为一种“无聊现实主义”。 WOW玩家等待游戏已经太久,像《等待戈多》一样看不到目标出现的可能;在魔兽贴吧“ 贾君鹏”帖子后面看热闹的人等待结局已经太久,但他们也一样看不到结局的发生。

二是中观视角。很多媒体有一种误解,以为报道网民社会就是在报道现实中的舆论主体,但其实中国的网民社会是个特殊群体,它与公民社会的总体不一样,按照CNNIC2008年的数据,网民群体中,28岁以下的青少年年龄组占据了72%的比例,其中10-19岁的网民群体数量最大,占35%。同时,87%的网民是大专以下文化程度,中专、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又占最大比重,接近40%,年龄偏轻、学历偏低的这部分人群是网民主体;并且,在网上众语喧哗的群体,通常有更为特殊的人口学特征。贾君鹏引起大量跟贴,不排除有这样的非主流动因:跟贴人不是有意义要表达、而是有“无意义”要表达,与此同时,在表达“意义”的人群中,又有相当比重并不知道自己要表达的意义是什么。当这样的人群以话语作社会集群时,其本质是在饶有兴趣地干“非意义”的事。可悲的是,我们的大众传媒现在已经形成了“热闹新闻学”的传统,记者习惯于以草根的名义、扎堆起哄,于是,只要不问本质、只看规模(而且是表面的规模)的伪统计学视角在新闻界盛行一时,在这种“瓦釜效应”的激荡下,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也能占据舆论的主导地位,“贾君鹏家族”“贾君鹏推手”之类也能成为媒体议程的主角。

三是宏观视角。也许贾君鹏事件的真正意义是在宏观的文化分析之中。长久以来,中国网络社会中,一直弥漫着社会文化的压抑感,譬如对知情权、传播权、消费权受到损害的憎恶,对网络内容及服务的不满意,对社会转型期阶层矛盾的愤懑,等等。多元混杂的、并且长期被压抑的情绪需要寻找一个话语的渲泄口。这种突破口,要么是讨论严肃话题,如7·5事件、躲猫猫事件、上海垮楼事件;要么就是以“打酱油”风格介入无厘头事件,用无所指的话语抒发自己的压抑感。我以为,贾君鹏事件的文化氛围庶几接近后者。在这里,“娱乐至死”,其焦点不在“娱乐”,而在于“死”。抽象一点说,如果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确存在一种话语本质,那么,它只能是一种恐惧中的文化呼告,呼告缺位的复位、遗失的寻回、无能的有为,其背后是普遍的社会失范而导致的影响焦虑。众语喧哗的“贾君鹏”人群,或许对此不自知,报道“贾君鹏”的媒体,或许也不在意,但是,用历史的大尺度看,“贾君鹏”式的呼告,的确可以有其文化解释。只是,这种解释,不是“贾君鹏”事件固有的,而是文化阶层附会的。这也有点像是《等待戈多》,等待者不自知,被等待者不自知,反而是观看戏剧者有所知。

当然,尽管有这三种解释,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事件的发生存在偶然性,即使是“蝴蝶效应”,也需要一点运气,才能让贾君鹏事件蔚为大观。我刚才说及的这三个视角,与事件本身之间,并不能构成因果的必然联系,只是提供了一种解释模式。就像胡塞尔指出的那样,我们面向事物本身,并非面向经验的、个别的事物,而是面向“现象”,面向各种呈现在意识中的观念和事物的表象。

作为传播学者,其实我更加关注的不是集群事件本身,而是媒体的社会行为。媒体的职责首先是从“无意义”中探寻“意义”,其次是从“有意义”中探寻“真意义”。在“贾君鹏”事件甫一发生后,有多少媒体在探寻“意义”和“真意义”呢?的确,有一些主流媒体在做深度分析,但更大量的媒体自甘成为网络哄客,大量的新闻旨趣聚焦在其“非意义”的部分、甚至是虚假新闻的“伪意义”部分。这一点,令人深思。按照西方经典的新闻理论,新闻人应该是社会的智者,但今天,在历史与时代的双重挤压下,太多的新闻人,已经泯然众人矣。

话题:



0

推荐

杜骏飞

杜骏飞

52篇文章 12年前更新

杜骏飞,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学博士。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舆情监测与分析实验室主任。中国网络传播学会(CNMCA)会长,国家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网络传播研究》(学术集刊)主编。Chinese Media Studies(中美合作)、《传播与社会研究》(香港)学术委员,多家传媒机构及民意调查机构学术顾问。专业领域:政治传播学,网络社会研究,新闻理论,媒介战略,传播研究方法。电子邮件:dujunfei#vip.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