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第三版序

自本书2004年再版及2005年9月修订重印以来,中国的网络传播领域进展甚为迅猛。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则是Web2.0的滥觞与演进。

Web2.0的概念在2005年得到广泛的普及。Web2.0是由一系列新的网络技术所支持的应用服务。实践web2.0 的应用形态包括:blog(博客)、Rss(简易聚合)、Web service(Web 服务)、开放式API’s(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wiki(维客)、tags(分类分众标签)、bookmark(社会性书签)、SNS(社会网络)、Ajax(异步传输)等等。

这些大量采用P2P技术的应用形态,并不表示它在技术上如何艰深,而恰恰相反,它使得网民更加亲和于网络;它也并不限于在技术领域宣言新的进步,而恰恰相反,它更像是一声媒介人文精神的春雷——相对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来说,Web2.0互联网模式社会化能力更强大、用户导向性更强,中国互联网协会在《中国Web2.0发展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对Web2.0概念的定义是:“互联网2.0(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因此,web2.0的崛起和繁荣,无异于一场虚拟空间里的庶民的胜利。

在所有web2.0 的应用形态中,博客又因为最为普及和具有强影响力,被视为Web2.0最主要的代表。本书再版后不久的2005年,恰逢大量新兴的web2.0网站开始提供博客服务,一批知名的博客网站(例如“博客中国”、“中国博客”等)开始成为品牌媒体,进而,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人民网、中国网等重点新闻网站推出博客服务,使得博客服务迅即由附庸蔚为大国,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络应用,同时,它也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重要信息源。

在被称为“博客元年”的2005年,网民陆续开始被博客的宏伟力量所震撼,作为网络研究者,我也不能例外。这一年,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与博客网共同发起了“第二届全球中文博客大赛”。以下内容来自我在赛事缤纷落幕之后所写的博客:

我要赞誉王俊秀等人对博客的翻译,从汉语语境来说,“博客”这个词汇跟英文的Blog概念有一定的差异。英文的Blog体现的语意是网络日志,是有专指性的,而在汉语里来说,它的指向更有想象力和关联性了。今天我们赋予了它很多新的意义,语意的扩展性是大大增强了。

不少博客服务的提供者都对博客的前景非常乐观,认为博客已经是个人网上的第一入口,博客已经演变为以个人为中心的门户。也许从当下的门户竞争情形看,略微有点乐观了。但是考虑到博客正在成为个人化应用的集成,因此“全民博客”从理论上说,并非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呓。

2004年春,我曾在南京大学博客研究小组的沙龙上说:“博客对于传播学的学理意义在于,它使得传/受一体化成为更为普遍的网络应用,自由出版也因之比以往更具有现实可能;更为重要的是,博客的在线交流系统具有自组织性,这使得信息交往具有更强烈的意义生成功能,交流者则拥有了更为坚实的自我社会化能力。”

我的同事李永刚(南京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说:“必须谦恭的承认,关于博客的未来,我缺乏足够的想象力。我只知道当下,由于有海量个体的参与,博客技术及其搭建出来的传播平台,确实干预甚至引导了生活。如果说,过去我们脑海里的历史基本上是由国家机器和英雄人物庄重书写的集体记忆,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或许可以期待,各种身份的博客们将以个性化的努力为这个时代留下宝贵的私人和民间记忆。”

很显然,象长征一样,博客也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它第一次使我们的社会可以如此壮观而有序地存在于虚无之空间,第一次使人类的个体与群体之间从技术理论上保有了完全平等的言说、记述、出版、媒介交往和影响他人思想的权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博客是宣言书,博客是宣传队,博客是播种机。

 

另外,2005年在博客网做访谈时,主持人提及有一个帖子反对全民博客,给人深刻印象。帖子说:“如果什么事情跟全民沾上边了,我认为不是一个大笑话就是一个大阴谋”。我说,其实,我们都知道,没有哪一个人、哪一个政府或者哪一种机制能够逼迫全民成为博客,自然也没有哪个学者、哪个博客服务商能够做到这一点。博客在使用博客时是在工作、交往和休闲,而且必然是出自内在的自发行动。博客不是任务,尤其不是“组织上”布置的任务。

关于“全民博客”,我提出,我们需要换一个视角来来提两个问题:其一,人民需不需要博客?答案是:如果人民需要博客,人民就会博客。其二,博客网站是否提供了足够好的博客服务?答案是:如果服务足够好,那么人民就会继续博客,否则,人民就会中止博客。因此,到底人民需不需要博客呢?这个问题可以翻译成一个更简单的问题:“人们需不需要全方位的信息交换”?需要一个快捷的、全面的、立体的、高效率的信息交换——可以通过访问一个网络域名了解他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并且能够知道他的需求,知道他的生活和工作意向,知道他的优势和竞争力,知道他存在的价值。如果人们真的有这个需求,这就意味着我们希望社会生活从此改换面貌,更新机制。

一个web2.0化的社会机制是怎么样的?我们一时还不清楚,但是无疑,理想型的博客社会,将会力图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比以前更便利、使人类交流和媒介信息传播更有价值,使社群组织更透明、更规范、更有秩序,使整个社会更为和谐。

在访谈中,我指出,有关新媒介的学术需要朴素的思维。博客是什么?处在我们的时代,研究者和使用者还不完全明白。新媒体技术还是一个孩子,而博客和WEB2.0则简直就是一个婴儿。我们不知道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但是我们知道,凡是存在都有价值。一个孩子诞生了,必将有自己的前途。博客诞生,父亲是技术人员,母亲则是大众的需求。目前的博客写作是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现在呀呀学语,受人非议颇多,但这不会是他一生的状态。现在的博客写作者是好奇的,看博客的人是尝试性的,包括博客服务体系也是幼稚的。但是我们现在真正要谈的是:博客作为一个成人,它将会怎么样!

互联网所指明的人类交流方向是永恒的。全方位的信息交换成为一个社会系统,需要一个漫长的演进历史。人们渴望一种强大的虚拟建构组织能够有效的指涉现实,这种欲望将不会改变。

在本书所走过的最近几年间,与web2.0 的应用发展及其博客形态的崛起直接相关的主要传播议题,还有网络公民新闻的兴起。

公民新闻 (Civic Journalism )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目前尚无权威性定义。与其类似的概念还有: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共产主义新闻(Communitarian Journalism ) ,参与性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 ,社区新闻(Community Journalism ) 等等。

虽然名称和概念繁杂,但大致说来,关于“公民新闻”的英文概念一般有两个类型,其中,civic/public journalism 可以翻译成:公民新闻,一般“指大众传媒以组织者、行动者的身份参与社区事务,倾听市民心声,寻找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发起讨论,以各种方法吸引公众广泛参与,同时进行高强度、大规模的报道,争取对社会各界产生最大程度的影响,以实现某个良好的愿望或解决某个社会问题的媒体行为。” ;citizen journalism 可以翻译成公民记者、市民新闻,根据《维基百科》的有关条目的解释,“公民新闻”也称为“参与式新闻”,它是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行为。以上定义里的所谓“公民”,是特指以往没有充分机会参与媒体专业运作的普通人。“公民新闻”涵盖了包括“博客( blogs) ”“维客( wikis) ”“播客( podcasting) ”以及公民网等多种网络新媒体形式。

因此,civic/public journalism与citizen journalism这两个概念的行动主体不一样,前者的主体是大众传媒,这里使用civic做形容词。后者的主体是非媒介从业的普通人,即网民,这里使用citizen是名词。本次修订使用civic journalism概念,而在写到博客为代表的web2.0在公民新闻中起到的作用时提及citizen journalism的概念。

从历史上看,在互联网传播肇始之前所诞生的公民新闻,其最初定性是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的结合:新闻传播者不仅报道新闻事实,还广泛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不同主题的讨论,寻求解决公共问题的对策。表面上看,这是大众媒介对其实也领域的拓展和新闻运营理念的变革,然而,其核心却在于积极地让受众参与报道实践,是“将新闻业驶向生气勃勃的公共生活的一种运动” 。

而自互联网全面介入人类的媒介化生活以来,这一核心理念得到了更为有力的弘扬。从早期的“德拉吉报道”一类凤毛麟角的个人实践,演化为如火如荼的以公民新闻为旗帜的网络运动,并因此诞生了数以万计的“公民新闻”网站,草根化的新闻理念有望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譬如:美国的一个鼓励普通人发布新闻的“NowPublic”网,正在成为世界最有影响的通讯社之一;从2000年开始起步、倡导”每个公民都是记者”(every citizen is a reporter)的韩国网站ohmynews.com被认为是公民新闻网站中做得最成功的典范。

公民新闻的概念在2000年后就传入中国。但是其核心内涵在网络上的实践,却在更早就产生了雏形,其本质与互联网精神更是一脉相承。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大发展就源自BBS的滥觞,而BBS在中国的价值,更接近公民新闻而非网络人际沟通。由于历史、文化和政治原因,如今,中国的BBS的发展仍然是全世界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进入2000年后,由于公民新闻概念的传入,以及大量新型网络应用服务的普遍繁荣,进一步推动了这个趋势。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借助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见闻,BBS、博客、播客、移动互联网、即时聊天工具等成为其主要载体,这些内容已成为公民新闻的最主要的来源。

网络公民新闻的价值在于填补信息的空白,打破信息的垄断,甚至可以抗击某些来自政府力量、传统媒体的压力,自然,也足以威慑不良信息和虚假新闻。在近几年的“孙志刚事件”、“圆明园渗水事件”、“宝马案”、“黄静案”,以及近期的“华南虎事件”中,网络都早已经起到了类似的非常重要的公民新闻作用。

一个毋庸置疑的前提事实是:网络已经在逐步取代传统通讯社的功能,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个通讯社能像网络一样,如此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事不说、无人不言。而支持这一变革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就是网络公民新闻。由于后者的存在和迅猛演进,使得网络像一个“信息MALL”一般,形成了一个多维的信息交换平台。我在2001年时提及,网络并不是第四媒介、而是“跨媒介、跨资源、跨应用的泛媒介” ——媒介平台,今天,它的确已经成为了媒介的媒介。究其原因,是因为它使得媒介的核心重新回到了人,回到了人的连接、生活和社会行动。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百眼巨人(Argus Panoptes),使得人类社会变身为明察秋毫的知性统一体。在社会建构中,网络已经具有了毛细血管的功能,深入到整个社会的每一组织、细胞的深处,开始变身为全方位、全视角、全功能的社会广场。

在网络时代、尤其是web2.0 的应用时期,公民新闻从新闻联系公民,演化为公民参与新闻,再演化为公民支配新闻,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名誉教授John C. Merrill所言, “任何使我们的新闻业更负责、更民主、更以民为本、更关心公众利益的东西都应该受到欢迎。公共新闻提供了这样的希望。”

在无数看似凌乱嘈杂的信息堆砌与意见交换之中,公民新闻却能够实现对真相和真知的探究,究其原委,是其宏观理性可以超越微观的个体感性和非理性。如我在剖析黄静案时所言:网络舆论在微观的理性层面,无疑会因为知识的缺乏和言论的无序产生意见偏颇(例如感性的偏见、批判的狂欢和语言暴力),但是在宏观和历史的层面上,它却有能力在指涉社会生活时呈现终极的合理性。

本次再版,修订组耗时一个多月,对全书的三十多处作了重要修订,更新的内容和新增加的内容多达三万字。大多数的修订,系围绕互联网最新发展状况来重新阐释网络传播的内涵和意义。其中,增加了多段关于web2.0、网络“公民新闻”时代的理论思考,并在绪论等章节中增加了网络作为社会生活的研究内容,以分析网络对社会交往的影响。

考虑到国家法律治理的不断发展,我们还参阅了大量文献,对“表1-3:互联网相关法规简表”作了精细的法条更新,在各章论述中增加了最新的网络法律法规内容及精神,也增加了对中国电子政府发展现状、以及网络道德教育运动开展情况的介绍。

围绕着中国专家参与国际互联网标准制定、钱天白教授第一封电子邮件等史实,我们大量钩沉史料、探讨了相关争议的来龙去脉,力求给出最科学的评介及注解。

在例证教学方面,为求贴近现实,此次修订增加了“芙蓉姐姐现象”、黄静案、“熊猫烧香”案、“华南虎事件”等一系列著名的个案分析。

出于数据更新考虑,我们基于国家权威部门数据,更新了关于网络传播事业发展的大量最新调查资料,特别是网络广告、移动手机、网络安全方面的文献。我们还更新了附录“中国互联网发展概况与用户行为调查报告”,增加了《全球互联网络发展趋势——2006摩根斯坦利调查报告》作为附录内容。

最后,为了学习者学习的便利,本版还更新了一部分概念回顾和思考题,并在书末增加了新的学术研究参考网站列表:《在线学习资源》。

作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网络传播概论》教材之一,本书一向受教于广大读者,来自院校师生的信函表明,其使用者来源的覆盖地,南至广东、海南,北至黑龙江、吉林,西至新疆、内蒙,东至台湾、香港。我们也从中受到良多启发,深为广大读者和各兄弟院系的信赖所感动。

出版本书的福建人民出版社也高度重视再版修订工作,我理解并感佩于他们为了高等教育出版优质品牌教材的事业心。

本次再版修订工作主要由闵大洪、杜骏飞,以及李赫然、彭婙、张翼三位2007级研究生担任,其中,后三位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优秀生,也是网络传播的未来一代研究者,他们在修订过程中,日以继夜,兢兢业业,表现出良好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精神,令我深感欣慰。更让我感动的是,闵大洪老师慨然应允以其书面文字参与了本书有关web2.0时代阐释的修订,令本教材增色不少,在此,我谨代表读者及本书的编写组对闵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 

杜骏飞

2007年12月于南京大学

《网络传播概论》第三版,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

话题:



0

推荐

杜骏飞

杜骏飞

52篇文章 12年前更新

杜骏飞,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学博士。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舆情监测与分析实验室主任。中国网络传播学会(CNMCA)会长,国家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网络传播研究》(学术集刊)主编。Chinese Media Studies(中美合作)、《传播与社会研究》(香港)学术委员,多家传媒机构及民意调查机构学术顾问。专业领域:政治传播学,网络社会研究,新闻理论,媒介战略,传播研究方法。电子邮件:dujunfei#vip.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