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文由王依玲等据杜骏飞2007年10月22日与新闻学院07级新生的集体谈话整理,发表时经作者删节。)

问:杜老师,请给我们谈一下,新闻、广告、广电等专业学习有没有什么相通的地方?什么是专业学习的核心内容?  

杜骏飞:新闻、广告和广电等专业之所以在一个学院,是因为它们都是从事传播或交流。基于传播的道理对从事任何一个行业都很有用。依我之见,其中最为基本的能力在于:熟练地掌握人际交流,通晓社会心理。此外,你要通过学习、领悟人类交流,具备很好的思想境界和人格力量。

问:从开学以来我们似乎就一直在受某些预言的打击,感觉未来渺茫,请问杜老师,我们这个专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除了当记者,我们将来毕业之后还能够做什么?

杜骏飞:我不知道你们说的打击来自何处,希望在任何打击下你们都不要丢掉对自己的信心。关于专业的出路,要从两方面来看:首先,就业面确实不容乐观。新闻传播专业的很多同学毕业后没有选择到新闻媒体工作,或者没有被新闻媒体录用,这也是事实。近年来,新闻传播业的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毕业生而言,媒体的门槛越来越高了。因此,一方面,求职的预期不能放的太高。如果每个人都想去央视、新华社、凤凰、南周,哪有这么多岗位和机会呢?所以不能太理想化。但是而另一方面,南大是全国一流的学校,如果这样的学校毕业的学生都没有竞争力的话,就只能怨你自己。我的意思是:品学兼优的同学,即使在最困难的就业形势下,也是抢手货。强者恒强——强者永远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所以在今天,首先你们要做的是要逐渐累积自己的实力。至于说,毕业后你们会做什么?那答案就更开放了,或许只有一部分做记者,相当一部分从事广义的传播业,还会有不少成为公务员、公司职员、自由职业者……,总之,海阔天空,你们能做的事情比你现在能够想象的事情更多。所以不必担心自己无所用,要担心自己无所能。

问:在当前新闻行业人才需求日趋饱和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使自己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是多读新闻专业方面的书,还是广泛涉猎各方面的书籍?除了必要的书面知识的学习,我们还应该提升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

杜骏飞:大学期间任务很多,要学习,要实践,还要生活。时间的分配上,建议你们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读书,读书不要只是读专业书,一般的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也要有选择的接触。三分之一用来实践,让自己始终成为清醒的社会人。剩下三分之一用来生活——在大学要让自己生活得丰富一点,让自己有点“人”的情感、爱好、交往,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活泼生动的人。每天早上起来要很憧憬一天的生活,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要觉得很充实。提升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一是知识水平,二是动手能力,三是社会化程度,四是思想境界。这些我们以后慢慢说。

问:专业方面,有的老师开了一张长长的书单,请问我应该怎样来对待这个书单呢?

杜骏飞:对于初学者来说,精读和泛读都很重要。对待专业,则要先把马步站好,不要一开始就少林武当泰山峨嵋的什么都学,最后会因为浅尝辄止出现系统紊乱,迷失了你自己。因此开头要阅读经典,真正的经典是应该好好花时间去读的。精读很重要,但一开始不能过多,涉及的范围不宜过广。找一两本先看,先培养对学科的认同感和清醒意识。喜欢了,看明白了,你再去读更多的书。至于对待未来的职业,当然是知识广博些知识结构更好,但是广博不能以浅薄为代价,因此,初学者的正确做法是既要泛读又要精读,泛读的时间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时间仍然应该用于精读。等到入门了,再考虑博览之道。

问:听说新闻行业竞争非常“灰色”,进入新闻行业需要有后门,但像我这种没有后门的人怎么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呢?

杜骏飞:新闻界确实存在托人“递条子”、“走后门”的现象(其实各个行业都有)——比如说找工作、找实习单位,当你一筹莫展时,有人能帮你介绍、周旋一下,这会对你很有帮助。可是另一方面,如果你的确是我所指望的那种人才,那根本就用不着整天惦记走后门。当你毕业的时候,单位招人,你资历共能力齐飞,德行与学问共舞,还怕别人不要你吗?集两句诗送你们:莫愁前路无知己,吹尽黄沙始见金。

问:大一的课程很少,但是学校的各项活动很多。很多同学从开学到现在就一直忙于各项活动,似乎根本没有时间学习。请问我们是否需要改变这种状态?

杜骏飞:社团生活不能没有,但同时它也只是经历而已。参加社团,可以交朋友、熟悉校园生活、增强交往能力等,这是好的方面。但这些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所以参加社团主要要着眼于培养能力,而不能仅仅因为随大流、或因为孤独才参加社团。如果你的确没有时间参加社团,那么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学着改变你自己,从身边事务做起磨练自己。

问:我想请问一下您有什么特别欣赏的电视台、栏目和主持人?

杜骏飞:建议你们多看看境外的媒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主持人,主要的能力要求是:驾驭题材、控制场面、沟通心灵。这方面优秀的主持人不少,林林总总,各有特点,如果一定要举例,我个人比较欣赏柴静,为觉得她有源自内心的新闻激情。

问: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在不健康的职业环境中,记者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杜骏飞:简单的回答你,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在各个行业都有蛀虫,任何田里都有害虫,但不能说庄稼里有害虫,这庄稼就不种了。

问:我想问一下您如何看待逃课这个问题。还有您对逃课这个问题能不能认同?

杜骏飞:我们那个年代,逃课了,是没地方打游戏、K歌的,一般只有用于泡图书馆。那时,逃课的学生通常都是不满足于老师上课,觉得老师讲得太慢的,想到图书馆去看更多的书的,也有的是因为,昨天夜里熬夜看书,早上起晚了。总之,不是如你们今天所见的逃课,不是那些熬夜看碟片、打游戏或者逃课去打篮球。在我的课上,如果你告诉我要去图书馆自修本专业内容,我求之不得,只要你愿意刻苦自学、超乎同侪,让自己成为一个更优秀的学生,逃几节课又何妨?——更何况老师认可的自觉、自励式的逃课,那就不是逃课了,那叫深造。

问:大学生活跟高中生活有什么区别?大学里需不需要再干高中时干的事?

杜骏飞:如果你还保留以前高中的一些习惯,随着年纪的增长,你就会慢慢成长,进化成为大学生。大学生区别于中学生的本质是什么?自主。你要对自己的生活有主见:我要看多少书,我要做哪些作业,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都要由自己决定——这就叫大学生活。一般来说大学生活比高中要轻松得多了,但是很多时候也不是这样,一切取决于你的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问:您以前说大学生需要自主创新的精神。那么我想问创新能不能够培养?

杜骏飞:能,但是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创新是思维上的不断挑战,是智力的极限。一个问题,普通人只能给出一百个回答,那么第一百零一个开始,就是创新了。经常扩张自己的思想、智慧和想象力的极限,就会有创新。现在的中小学很少培养孩子的创新,高考经常比的是死记硬背,结果聪明的孩子都学傻了。在大学,你要尽快醒来,尽快具备开放的襟怀、活跃的思维,要有自己的看法,从一点一滴开始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问:老师,我听说大部分的主流媒体都会偏向要一些党员做记者,那在这个问题上我想问的是我们真的都有必要去入党吗?

杜骏飞:党报、党台和新华社系统会更偏向要党员;但是像都市报或其他一般媒体,不会做出硬性要求的。所以即使你一直没有入党,也不会说找不到工作。入党的好处是选择面大一点,比方说要进新华社,那党员就有优势了。但是,也别把这事儿看得太功利了。加入一个党是代表你有一个信仰,你如果不信仰,为了谋生写入党报告,就太做作了。

问:我们现在正在学习理论基础课,但是同学们普遍反映比较枯燥。那么,学新闻是不是一件很枯燥的事?

杜骏飞:新闻学应该是很有意思的,如果老师讲得偏理论化,我建议你们自己多多弥补,多接触一些鲜活的材料。学习委员要经常组织同学进行展映活动,最好每个月一次,多观看好的广告、电视节目,慢慢过渡到自己动手采编制作新闻文本。

问:听说杜老师很会写诗,能不能在这方面提点一下我们?

杜骏飞:我不做诗人已经很久了,现在只是偶尔写点旧诗。我看不需要指点你们写诗,因为,曾经的诗人在今天这个时代大多已经转型,成为了形形色色的时代先锋。并且我认为,今天,诗人的独特气质在专业主义的新闻记者身份之中更强烈的体现着。他们身上的确所谓的“知识分子精神”——尽管,其比例很少。这里所谓的“知识分子”,是中国人曾经有过的“士”,也可能是西方人所说的“intellectual”。就后者而言,他们大多是批判的、独立的、自由的、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功能在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载体,从前以革命者的形象出现,也曾经以诗人的形象出现过——那大概是1970到1990年间,我就是在那个时代长大的。而现在这个时代,我看诗意主要来自一小部分伟大的新闻记者——战火纷飞时,他们在那里;洪水滔天时,他们在那里;民不聊生时,他们在那里;腐败肆虐时,他们也在那里。当万马齐喑,众皆束手,他们挺身而出,虽千万人,吾往矣!他们敏感、激情、坚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承载着社会的艰难困苦,传达着民众的喜怒哀乐,他们是这个时代的记录者和发言人,是这个社会的改革者、预言家。他们通过解放他人来实现自我,他们是人群中真正的诗人。我希望,你们能够成为这样的诗人。

……

话题:



0

推荐

杜骏飞

杜骏飞

52篇文章 12年前更新

杜骏飞,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学博士。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舆情监测与分析实验室主任。中国网络传播学会(CNMCA)会长,国家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网络传播研究》(学术集刊)主编。Chinese Media Studies(中美合作)、《传播与社会研究》(香港)学术委员,多家传媒机构及民意调查机构学术顾问。专业领域:政治传播学,网络社会研究,新闻理论,媒介战略,传播研究方法。电子邮件:dujunfei#vip.sina.com。

文章